非居民企业从事国际运输业务税收管理暂行办法(2014年)
- 税务总局关于修改部分税收规范性文件的公告(2018年)
- 非居民纳税人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管理办法(2015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2013年)
- 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管理办法(2010年)
- 非居民承包工程作业和提供劳务税收管理暂行办法(2009年)
- 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管理暂行办法(2009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007年)
- 非居民企业从事国际运输业务税收管理暂行办法(2014年)
- 税务总局关于修改部分税收规范性文件的公告(2018年)
- 非居民纳税人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管理办法(2015年)
- 税务总局关于修改部分税收规范性文件的公告(2018年)
- 非居民纳税人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管理办法(2015年)
- 非居民企业从事国际运输业务税收管理暂行办法(2014年)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非居民企业从事国际运输业务的税收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以及中国政府对外签署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含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签署的税收安排、互免海运(空运)国际运输收入协定、海运(空运)协定以及其他有关协议或者换文,以下统称税收协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从事国际运输业务,是指非居民企业以自有或者租赁的船舶、飞机、舱位,运载旅客、货物或者邮件等进出中国境内口岸的经营活动以及相关装卸、仓储等附属业务。
非居民企业以程租、期租、湿租的方式出租船舶、飞机取得收入的经营活动属于国际运输业务。
非居民企业以光租、干租等方式出租船舶、飞机,或者出租集装箱及其他装载工具给境内机构或者个人取得的租金收入,不属于本办法规定的国际运输业务收入,应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第三款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3号)的规定执行(税收协定有特殊规定的除外)。
第三条
非居民企业从事本办法规定的国际运输业务,以取得运输收入的非居民企业为纳税人。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非居民纳税人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管理办法(2015年)
- 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第1号——商品期货交易型开放式基金指引(2014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1995年)
- 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决定(2014年)
- 关于执行安理会第1267和1333号决议对有关个人和实体实施金融制裁的通知(2001年)
- 卫生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2011年)
- 工程建设标准培训管理办法(2014年)
- 林业局住房城乡建设部中科院关于加强植物园植物物种资源迁地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2012年)
- 国务院关于同意云南省撤销临沧地区设立地级临沧市的批复(2003年)
- 关于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2020年)
- 国家民委财政部关于继续推进兴边富民行动的意见(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