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2020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0年)
- 工伤保险条例(2010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2022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民事审判工作中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等二十七件民事类司法解释的决定(2020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0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0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2022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2022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年)
为正确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解释。
第一条
因生命、身体、健康遭受侵害,赔偿权利人起诉请求赔偿义务人赔偿物质损害和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本条所称“赔偿权利人”,是指因侵权行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
本条所称“赔偿义务人”,是指因自己或者他人的侵权行为以及其他致害原因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
第二条
赔偿权利人起诉部分共同侵权人的,人民法院应当追加其他共同侵权人作为共同被告。赔偿权利人在诉讼中放弃对部分共同侵权人的诉讼请求的,其他共同侵权人对被放弃诉讼请求的被告应当承担的赔偿份额不承担连带责任。责任范围难以确定的,推定各共同侵权人承担同等责任。
人民法院应当将放弃诉讼请求的法律后果告知赔偿权利人,并将放弃诉讼请求的情况在法律文书中叙明。
第三条
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
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2004年)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2016年)
-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和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框架指南(2004年)
- 关于加强公路沿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2003年)
- 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办法(试行)(2012年)
- 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2016年)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务院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的通知(2015年)
- 公安部关于做好新旧戒毒体制衔接有关问题的通知(2008年)
- 卫生健康委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应急部市场监管总局医保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22年)
- 民政部财政部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