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2004年)
为了进一步规范民事执行中的查封、扣押、冻结措施,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人民法院民事执行工作的实践经验,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冻结被执行人的动产、不动产及其他财产权,应当作出裁定,并送达被执行人和申请执行人。
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需要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协助的,人民法院应当制作协助执行通知书,连同裁定书副本一并送达协助执行人。查封、扣押、冻结裁定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送达时发生法律效力。
第二条
人民法院可以查封、扣押、冻结被执行人占有的动产、登记在被执行人名下的不动产、特定动产及其他财产权。
未登记的建筑物和土地使用权,依据土地使用权的审批文件和其他相关证据确定权属。
对于第三人占有的动产或者登记在第三人名下的不动产、特定动产及其他财产权,第三人书面确认该财产属于被执行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查封、扣押、冻结。
第三条
作为执行依据的法律文书生效后至申请执行前,债权人可以向有执行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保全债务人的财产。人民法院可以参照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的规定作出保全裁定,保全裁定应当立即执行。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联合实施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建立国际聚变能组织的协定》、《联合实施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国际聚变能组织特权和豁免协定》的决定(2007年)
- 药品检查管理办法(试行)(2021年)
- 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补充规定(二)(2006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2004年)
- 全国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2012年)
-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6〕6号(2016年)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2016年)
- 铁路局关于原铁道部规范性文件第五批清理结果的通知(2017年)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出国举办经济贸易展览会审批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函(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