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管理办法(2005年)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规范博物馆管理工作,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博物馆,是指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过文物行政部门审核、相关行政部门批准许可取得法人资格,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
利用或主要利用国有文物、标本、资料等资产设立的博物馆为国有博物馆。
利用或主要利用非国有文物、标本、资料等资产设立的博物馆为非国有博物馆。
第三条
国家扶持和发展博物馆事业,鼓励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设立博物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博物馆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事业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博物馆的数量、种类、规模以及布局,应当根据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文物等资源条件和公众精神文化需求,统筹兼顾,优化配置。鼓励优先设立填补博物馆门类空白和体现行业特性、区域特点的专题性博物馆。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全国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2012年)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2021年)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强降雪防范应对工作的通知(2009年)
- 淘汰落后产能中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2011年)
- 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2022年)
- 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2017年)
- 引进陆生野生动物外来物种种类及数量审批管理办法(2016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技术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4年)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8年)
- 国务院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试点措施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