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发挥应急广播在应急管理中作用的意见(2020年)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和应急广播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和发展智慧广电网络等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应急广播体系是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打通应急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实现精准动员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各地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社区、乡村覆盖面不断扩大,在基层社会治理、文化传播、疫情防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发挥应急广播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建好管好用好应急广播,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提出如下意见。
一、 总体要求
(一)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发展智慧广电网络的重要决策部署,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依托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络加快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推动应急广播系统在应急管理领域应用,建立健全应急信息发布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应急信息精准传播能力和水平,最大程度减轻灾害事故造成的损失,为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支撑。
(二)
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发展、分级负责。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落实的管理体制,各级广电、应急管理部门分工负责、协调配合,推动应急管理与应急广播全面协调发展。
坚持平战结合、模式创新。按照平时服务、战时应急的要求,统筹整合城乡公共设施资源开展应急广播服务。鼓励各地结合应急管理工作特点、信息发布需求、地理人文环境等,创新运行模式,促进信息共享和要素流通,积极培育新应用场景。
坚持重心下移、注重实效。聚焦基层应急广播主动发布终端建设,做强应急广播“最后一公里”,推动实现应急信息“一竿子插到底”,直接传入企业、传入农村、传入社区、传入家庭。
坚持精准高效、安全可靠。依靠新科技成果及自主可控核心技术,加强信息系统安全防护和分级分类管理,提升应急信息发布科学性、有效性、精准性、安全性。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的意见(2015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1987年)
- 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指导意见(2016年)
-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补充规定(2008年)
- 国务院关于同意河南省鹤壁市人民政府驻地迁移及郊区更名的批复(2001年)
- 国务院关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的批复(2014年)
- 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2021年)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2024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的实施办法(2004年)
-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