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发展“十一五”和2020年规划(2006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精神,制定本规划,旨在阐明国家人口发展战略思路与目标,明确“十一五”时期人口发展的主要任务,动员社会资源,促进人口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和增长源泉。

一、 “十五”时期人口发展成就与经验

“十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人口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低生育水平继续保持稳定。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总和生育率稳定在1.8左右,顺利实现了“十五”人口总量控制目标。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全国少生4亿多人,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人口素质不断改善。积极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不断发展。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继续提高,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提高到8.5年左右。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有所下降,人口平均预期寿命2005年底达71.95岁。
——就业与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就业总量稳步增长,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就业局势保持基本稳定。城镇社会保障覆盖面继续扩大,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工程试点成效显著。
——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人口在城乡间、区域间的迁移,“十五”时期累计转移农业劳动力4000万人。2005年城镇化率达43%。
——人权事业取得新进展。“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努力缩小贫富差距,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的权益保护进一步加强。提前完成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将贫困人口减半的目标。集中解决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剩余的2423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问题。
人口发展的基本经验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研究解决人口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努力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坚持发展经济与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相结合,长期实行计划生育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坚持党政第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充分发挥党和政府在人口发展领域的主导作用;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积极推进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坚持人口发展领域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树立负责任人口大国的良好形象。

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人口形势

21世纪上半叶,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前提下,我国将先后迎来劳动年龄人口、总人口和老年人口三大高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我国人口形势依然严峻,人口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人口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将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并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一) 人口总量大且持续增长,低生育水平不稳定。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