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犯罪活动有功人员奖励办法(2001年)
第一条
为奖励举报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的有功人员,严厉打击制售伪劣商品违法行为,规范全国举报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奖励制度,保障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的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举报有功人员是指以书面材料、电话或其它形式向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或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机关举报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活动,且举报情况经行政执法机关办案查证属实的人员。
第三条
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被假冒方或其委托人以及属申诉案件的举报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举报下列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的,属于本办法奖励范围:
(一)生产、销售、储存、运输、印刷伪造或冒用商标、包装装潢厂名、厂址和产地的产品及包装物、标识物的;
(二)生产、销售、储存、运输、印刷伪造或冒用质量标志的产品及包装物、标识物的;
(三)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产品的;
(四)生产、销售国家明令淘汰产品的;
(五)生产、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冒充合格产品的;
(六)生产、销售过期失效、变质产品的。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市场监管领域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2021年)
- 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与配套融资相关规定的决定(2011年)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年)
- 公安部关于对不满十四岁的少年犯罪人员收容教养问题的通知(1993年)
- 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1986年)
- 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管理暂行办法(2017年)
- 医疗机构评审办法(1995年)
- 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通知农业部(2000年)
- 国务院关于支持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施方案的批复(2022年)
- 银行办理结售汇业务管理办法(2014年)
- 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认定的管理办法(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