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科学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5年)

走科学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21世纪论坛”2005年会议开幕式上的演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
(2005年9月5日)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九月的北京,“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在这美好的时节,“21世纪论坛”2005年会议隆重举行。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新世纪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次会议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中心议题,深入探讨应对之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由此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为各国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同时,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南北差距扩大,贫困、疾病、文盲困扰着许多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的矛盾突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各国作出正确的战略抉择,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现代化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国仍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前进的道路上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概括起来说,有两大矛盾:一是不发达的经济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要靠发展;二是经济社会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要靠科学发展。
实现中国现代化,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我国已经制定了本世纪头20年的发展蓝图,这就是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总结以往发展的经验,借鉴人类现代文明的成果,我们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其根本要求,就是要坚持把发展作为治国理政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同时,要创新发展模式,走科学发展之路,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降低资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正义,激发社会活力,协调社会利益,构建和谐社会。
我们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这是因为:我国有可以支撑经济更大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有十几亿人口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有丰富的和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劳动力资源;有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策保障;有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更加重要的是,我们在实践中积累了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我们要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为此,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重点任务。
第一,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发展。中国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而且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人民群众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的发展阶段,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发展应当而且有可能实行以国内需求为主的方针。扩大国内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我们要实行正确的财税、金融、投资政策,保持固定资产投资以合理的规模和速度增长,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我们要实行正确的收入分配政策和消费政策,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不断扩大消费,特别是扩大八亿多农村居民的消费,更多地依靠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第二,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经营方式粗放,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经济效益不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将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基础产业和制造业水平,推进服务业全面发展。坚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坚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发展节约型经济、循环经济、环保型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形成集约发展、清洁发展的国民经济体系。
第三,显著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素质和竞争力、实现经济长期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我们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我们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提出了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任务。我们将大力加强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支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更加注重保护知识产权。
第四,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教育是根本,人才是决定性因素。我们将把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用于教育,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和教育体制改革,使我国教育事业有一个大发展、大提高。重点加强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造就高素质劳动者和各方面的专门人才,同时积极引进海外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机制和社会氛围,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第五,更加重视加强和谐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将着眼于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当前,要突出解决好就业、社会保障、扶贫、教育、医疗、环保和安全生产问题,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中国过去二十多年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解决影响未来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也必须靠改革开放。我们将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着眼于制度创新,加快推进全面改革。坚持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农村、企业、金融、财税、投资等改革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进一步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形成一整套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按照世贸组织规则,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完善涉外经济管理体制和政策。进一步开放市场,优化投资和贸易环境。改善贸易结构,不断提高利用外资水平。鼓励企业到境外投资,与所在国的企业共同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的实质,就是利用世界和平的有利时机实现自身发展,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我们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改革创新来实现发展,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合作。中国的发展,不会对任何国家形成威胁,只会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女士们、先生们!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追求安宁、美好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在此,我愿重申中国政府的一贯主张: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国际社会应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世界各国在经济事务中应平等参与、加强合作、互利共赢,特别要照顾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建立开放、公平的贸易体制,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合理流动,为共同发展创造条件。
——探索多样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各国国情和发展阶段不同,有权选择符合自己国情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子,掌握自身发展的进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加强全球可持续发展合作。世界各国要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荒漠化和自然灾害等问题。加强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合作,妥善解决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之间的矛盾。发达国家应当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以优惠条件转让资源节约、环境无害化技术。
——推进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抓紧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计划,进一步加强南北合作,发达国家应帮助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治理环境污染,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南南合作,共同解决前进中遇到的问题。
中国是世界大家庭中的一员,愿意为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次会议的召开,为我们学习和借鉴国际经验提供了机会。让我们广泛交流,加深了解,扩大共识,加强合作,共创人类社会美好的明天。
最后,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来宾在北京生活愉快!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