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2010年)(2006年)
序言
21世纪头20年,我国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关键时期,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质量,稳定就业形势,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谐劳动关系,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稳步迈进的基本条件,也是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任务。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将更加关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在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订《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2010年)》(以下简称《纲要》),对“十一五”时期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调节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权益等作出部署,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对进一步发挥劳动保障事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推进劳动保障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国家“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全面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纲要》规划期为2006年—2010年。
一、 “十五”时期主要成就及基本经验
(一)
主要成就。
“十五”时期,劳动保障事业取得显著成就,为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广电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车载音视频管理的通知(2023年)
- 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2008年)
-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2006年)
- 教育部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关于开展东部对西部、城市对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工作的意见(2003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暂时进出境货物管理办法(2007年)
- 城市供水条例(1994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2013年)
-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员考试办法》部分条款的决定(2003年)
-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2018年)
- 邮件快件包装管理办法(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