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2007年)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十五”期间,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政企分开、厂网分开基本实现,发电领域竞争态势已经形成,电力企业活力得到增强,电价改革不断深入,区域电力市场开始建立,电力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电力监管体制建设取得进展。在推进电力体制改革过程中确保了安全生产和电力正常运行,保持了干部职工队伍的基本稳定,电力工业快速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是,电力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果只是阶段性的,改革任务尚未全部完成,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十一五”期间,要抓住电力供需矛盾缓解的有利时机,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借鉴国际成功改革经验,巩固已有改革成果,把电力体制改革继续推向深入,促进电力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人民群众得到质优价廉的电力服务。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下一阶段的改革任务,现就“十一五”期间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提出以下意见:
一、 “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一)
总体思路。
“十一五”期间深化电力体制改革要针对解决电源结构不合理、电网建设相对滞后、市场在电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不够等突出问题,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转变电力工业增长方式,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02〕5号)确定的改革方向和总体目标,巩固厂网分开,逐步推进主辅分离,改进发电调度方式,加快电力市场建设,创造条件稳步实行输配分开试点和深化农村电力体制改革试点,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全面推进电价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初步形成政府宏观调控和有效监管下的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森林资源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年)
- 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2023年)
- 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2019年)
- 国务院关于《长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2025年)
- 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2022年)
- 公安机关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问题的解释(二)(2007年)
- 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2011年)
-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监理招标投标管理办法(2002年)
- 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2020年)
-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为律师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的意见(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