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与工会劳动保障法律监督相互协调配合工作的通知(2001年)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总工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公布实施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多数用人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基本得到保障。但在一些地区和部分企业仍然存在着违反《劳动法》规定,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为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和工会劳动保障法律监督的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现就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与工会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协调配合工作,推进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制度建设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
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与工会劳动保障法律监督的协调配合工作。劳动保障监察是国家赋予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理或行政处罚的行政执法活动。工会劳动保障法律监督是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的监督活动。这两者都是我国劳动保障法律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贯彻实施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工作中,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工会组织要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同时要按照相互支持、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的原则,逐步建立相关的工作制度,形成优势互补的工作格局,推进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制度建设和工作开展。
二、
建立情况通报制度和工作例会制度。县级以上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和工会劳动保障法律监督组织应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或工作例会,通报工作情况,分析研究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贯彻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和具体措施。要做好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统计工作,加强信息交流,尤其要做好重大事件和重要信息的通报工作。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2016年)
- 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2016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13年)
-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管理办法(2011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派劳务人员(研修生)培训资格证书管理办法(2001年)
- 国务院关于同意建立国务院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批复(2016年)
- 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2006年)
-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2000年)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修改《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决定(2016年)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