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2023年)
为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活动,有效维护公民人格权益和网络秩序,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典、民事诉讼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司法解释规定,结合执法司法实践,制定本意见。
一、 充分认识网络暴力的社会危害,依法维护公民权益和网络秩序
1.
在信息网络上针对个人肆意发布谩骂侮辱、造谣诽谤、侵犯隐私等信息的网络暴力行为,贬损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有的造成了他人“社会性死亡”甚至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扰乱网络秩序,破坏网络生态,致使网络空间戾气横行,严重影响社会公众安全感。与传统违法犯罪不同,网络暴力往往针对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实施,受害人在确认侵害人、收集证据等方面存在现实困难,维权成本极高。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要充分认识网络暴力的社会危害,坚持严惩立场,依法能动履职,为受害人提供有效法律救济,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公众安全感,维护网络秩序。
二、 准确适用法律,依法严惩网络暴力违法犯罪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陕西省承办2021年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的函(2015年)
- 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办学管理办法(2006年)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有关事项的通知(2020年)
- 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2012年)
- 关于做好2015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2014年)
- 关于贯彻落实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监管工作的意见(2009年)
- 政府会计准则第6号——政府储备物资(2017年)
- 国务院关于“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批复(2006年)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结束时间的通知(2011年)
- 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的若干意见(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