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二五”发展规划(2013年)
环境保护部 二〇一三年一月
一、 “十一五”环境保护标准工作进展和问题
“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部和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全面贯彻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一五”规划》,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日臻成熟,总体水平迅速提高,标准作用更加突出,影响显著加强,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工作能力日益提升,标准工作取得跨越式发展,为“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环境保护标准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
“十一五”环境保护标准工作主要进展
1.
环境保护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
“十一五”期间,共发布国家环境保护标准502项,增长幅度在30多年环境保护标准工作历史上前所未有。截至“十一五”末期,我国累计发布环境保护标准1494项,其中现行标准1312项。现行标准体系由两级五类标准组成,分别为国家级标准和地方级标准,标准类别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监测规范(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管理规范类标准和环境基础类标准(环境基础标准和标准制修订技术规范)。截至“十一五”末期,共有国家环境质量标准14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138项,环境监测规范705项,管理规范类标准437项,环境基础类标准18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的主要内容已经基本健全。“十一五”期间,各地结合实际加强了标准管理工作,北京、河南等省(市)环境保护部门发布环境保护标准规划,上海实施环境保护标准行动计划,黑龙江、山东、广东、天津、辽宁、福建等省(市)也出台了一系列地方环境保护标准,截至“十一五”末期,现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达到63项,比“十五”末期增加了40项。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15—2020年)(2015年)
- 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2011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铁路运输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0年)
- 武器装备质量管理条例(2010年)
- 关于修改《长江干线船舶港务费征收办法》的决定(2012年)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的决定(2016年)
- 广播电影电视行业统计管理办法(2005年)
- 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工作的通知(2011年)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2016年)
- 国务院关于同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民政府驻地迁移的批复(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