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年)
为了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以下简称担保法),结合审判实践经验,对人民法院审理担保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作出如下解释。
一、 关于总则部分的解释
第一条
当事人对由民事关系产生的债权,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情况下,以担保法规定的方式设定担保的,可以认定为有效。
第二条
反担保人可以是债务人,也可以是债务人之外的其他人。
反担保方式可以是债务人提供的抵押或者质押,也可以是其他人提供的保证、抵押或者质押。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废止部分司法解释及相关规范性文件的决定(2020年)
- 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加强和改进住房公积金服务工作的通知(2011年)
- 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有偿使用暂行办法(1988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2008年)
- 关于清理整顿道路客货运输秩序的意见(2000年)
- 国务院关于同意河南省和湖北省人民政府联合勘定的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的批复(2001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998年)
- 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2001年)
-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2006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令第33号(2013年)
- 食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制度(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