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5年)(2016年)

序言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地理位置独特,地形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已建成各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地3000余处,为发展生态旅游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强对国家重点旅游区域的指导,抓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旅游资源整体开发,引导生态旅游健康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休闲消费需求和生态环境需要,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所指生态旅游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为准则,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与之共生的人文生态,开展生态体验、生态认知、生态教育并获得身心愉悦的旅游方式。
规划根据区域资源特色、环境承载力和开发利用现状,将全国生态旅游发展划分为八大片区,明确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实施差别化保护措施,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打造生态旅游精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规划是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的行动纲领,是推动生态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
规划期限自2016年至2025年,规划范围为全国陆地国土空间及内水和领海(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第一章 发展基础

一、 现状问题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绿色消费方式,自世界自然保护联盟1983年首次提出后,迅速普及全球。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旅游概念正式引入中国。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生态旅游已成为一种增进环保、崇尚绿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旅游方式,并初步形成了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及湿地公园、沙漠公园、水利风景区等为主要载体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体系(见附表),基本涵盖了山地、森林、草原、湿地、海洋、荒漠以及人文生态等7大类型。生态旅游产品日趋多样,深层次、体验式、有特色的产品更加受到青睐。生态旅游方式倡导社区参与、共建共享,显著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经济收益,也越来越得到社区居民的支持。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明显提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已逐步成为共识。
与此同时,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地区对生态旅游的认识不到位,只顾眼前利益、局部利益,不重视资源保护和规划设计,搞竭泽而渔式的开发,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部分地区过分追求门票经济,不考虑资源和环境承载,人为增加保护压力,降低旅游质量。相当数量的景区没有充分发挥生态旅游的科普、教育功能,在产品开发、导游解说上过于肤浅和形象化。部分景区所在的社区参与度低,没有决策建议权,利益共享机制缺失。此外,生态资源的保护监督体系也亟待健全。

二、 面临形势

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二五”以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旅游已成为城乡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2015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40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4.13万亿元。预计2020年国内旅游人数将突破70亿人次,居民人均旅游次数将从目前不到3次提高到5次左右,旅游产品供求矛盾将持续突出。同时,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城镇化水平提高,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愿望日益强烈,国内旅游需求特别是享受自然生态空间的需求爆发性增长。旅游消费方式从观光游到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呈现多样化格局,深层次、体验式、特色鲜明的生态旅游产品更加受到市场青睐,观鸟旅游、探险旅游、科考旅游、生态养生、野生动物观赏等逐渐成为新热点。
但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仍比较脆弱,生态系统质量和功能偏低,生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仍旧突出。十八大明确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要求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生态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休闲消费需求和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加快发展环境友好型、非资源消耗型的生态旅游,有效整合资源,促进融合发展,优化配套体系,加强资源环境国情教育,引导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树立崇尚生态文明新风尚,推动形成绿色消费新观念,发展负责任、可持续的旅游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