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行业“十五”规划(2001年)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健作出了巨大贡献。中药行业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及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主要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及中药商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药行业积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是我国少数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产业之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这种优势将更加显现。
社会的发展对天然药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药行业面临着现代化的紧迫任务。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天然药物,并竞相采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这给中药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今后5到10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药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已将现代中药列为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抓住机遇,充分发挥我国比较优势,加快技术创新和结构优化升级,积极推进中药现代化进程,是中药行业“十五”期间的主要任务。
一、 中药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基本情况
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建国以来中药行业培养了一大批从事中药研究的高水平专业人才,他们不仅熟悉传统中药理论与实践,并且具备较深的现代医药造诣,在长期的科研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成为我国实现中药现代化的中坚力量。我国有栽培中药材的传统,据普查统计,全国药用资源共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00余种,药用矿物80种,用量较大的药材均能人工栽培,药用资源十分丰富。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我国中药产业已具有相当基础,生产能力居于世界前列。据统计,我国现有中成药生产企业1107家,能生产包括滴丸、气雾剂、注射剂在内的剂型40多种,品种规格8000余种,中成药总产量达37万吨。2000年,中成药工业总产值480亿元,销售收入446亿元,实现利税92亿元,其中利润49亿元。
(二)
“九五”取得的成就
“九五”期间,中药行业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深化改革,积极推进“科技兴药”战略,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态,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第一百五十九条的解释(2014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2010年)
- 文物局关于宣布废止一批规范性文件的决定(2010年)
- 交通运输部关于取消水运工程初步设计委托咨询收费标准的通知(2015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2000年)
- 外汇局关于公布废止和失效部分外汇管理规范性文件及相关条款的通知(2018年)
- 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关于做好防范应对强降温降雪天气的通知(2008年)
- 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铁路专用设备缺陷产品召回管理办法》的决定(2018年)
-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调整部分医疗器械行政审批事项审批程序的决定(2017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