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试行)(2013年)
前言
当前,环境污染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公众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引起社会各界普遍关注。解决环境与健康问题,需要国家和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依靠公众的力量来保护环境、维护健康,是最具普惠性、最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措施。为传播环境与健康相关理念和知识,倡导相关行为和生活方式,我们委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借鉴国内外“科学素养”、“健康素养”相关工作经验,编制了《中国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试行)》及其释义。
环境与健康素养指人获取并理解环境与健康基本知识,同时运用这些知识对常见的环境与健康问题做出正确判断,树立科学观念并具备釆取行动保护环境、维护自身健康的能力。掌握正确的理念是提升环境与健康素养的基础,把握安全、风险、暴露等基本概念是理解、判断环境与健康问题的前提,养成相关行为和生活方式、具备相关技能是环境与健康素养的重要体现。《中国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试行)》及其释义,以普通公众为对象,针对环境污染相关健康问题、围绕生活实际筛选内容,力争做到集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与通俗性于一体,让公众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中国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试行)》及其释义的编制,得到了有关单位的积极支持,凝聚了众多专家的智慧,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第一部分:
中国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试行)
一、 基本理念
1.
良好的环境是生存的基础、健康的保障。
2.
健康的维持、疾病的发生与多种环境因素相关。
注意
【之后的内容被隐藏了,请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 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实施办法(2007年)
- 建筑工程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质量安全责任七项规定(试行)(2015年)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2000年)
- 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2018年)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外民商事案件适用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3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2001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2020年)
- 教育部扶贫办中央统战部发展改革委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健康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工作健全义务教育有保障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2020年)
- 民用航空适航委任代表和委任单位代表管理规定(2017年)